“三伏天”,属于自然生态科学范畴。三伏天的“入伏”,即“头伏”,是在“小暑”节气之后的第十天前后计算,立秋之前有“两伏”,秋后有一伏,合称“三伏”。由此可见,最热的天气,自然是“二伏”了。
三伏天适合吃什么水果?
1、桃子
夏季到了桃子大量上市的季节,不仅颜色好看,并且自带不错的桃香,素有“寿桃”“仙桃”等美称,总之桃子的好处有很多。相信在夏季很多人都喜欢吃桃子,因为它不仅是应季水果,并且还含有蛋白质、有机酸、糖分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营养,可以生津止渴,消暑解烦。
2、山竹
山竹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水果之一,同时也是一种上好的水果,很多人也是非常喜欢吃的。从中医角度来说,山竹它是一种凉性水果,对于夏季热证表现、伤津症状、身体气血不足等症状,都可以通过多吃山竹来进行调理。并且山竹它对身体具有降火,解毒,清热的功效。
3、葡萄
7月份开始葡萄也会陆续上市,又到了吃葡萄的季节,其实葡萄的营养比较全面,尤其是葡萄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,能很快被人体吸收。从中医的角度而言葡萄有舒筋活血、开胃健脾、助消化等功效,由于酷热潮湿的季节,体内聚集了大量的毒素,而且内热重、身体困乏,此时就建议多吃葡萄。
4、荔枝
荔枝作为南国四大水果之一,也是人们最喜爱的水果之一,夏季正是吃荔枝的好时节,荔枝吃起来酸甜可口,汁水也比较丰富,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吃荔枝。我们大家都知道吃荔枝上火,但是吃荔枝也是有好处的,荔枝中含有的天然葡萄酸有补血益肺的特殊功效,能促进血液循环,体质弱的人可以适量多吃荔枝。
5、西瓜
看似西瓜是夏天最普通的水果,但西瓜有夏季水果之王的雅称,所以很多人都爱吃西瓜。尤其是在7月份西瓜是必吃的水果,因为7月16日进入三伏天,酷热的三伏天人体除缺水分产生口渴外,还会大量出汗,这个时候就可以多吃西瓜,是清热解暑的佳品。
三伏天从哪个节气开始算?
夏至。
三伏天的计算是从夏至节气开始的,并且三伏天分为初伏、中伏和末伏,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且最潮湿闷热的时期。
虽然每年入伏的时间都不是固定的,一般可以用夏至三庚来计算入伏的时间,其中即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为第一伏的开始,称为初伏;第四个庚日为第二伏的开始,称为中伏;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第三伏的开始,称为末伏。
2022年三伏天时间表
三伏天入伏时间是从夏至日第三个庚日开始算,而2022年夏至是6月21日(星期二),由此得出今年夏至后第一个庚日是6月23日,第二个庚日是7月6日,第二个庚日是7月11日。
1、2022初伏时间表:7月16日(星期六)至7月25日(星期一),总共十天。
2、2022中伏时间表:7月16日(星期二)至8月14日(星期日),总共二十天。
3、2022末伏时间表:8月15日(星期一)至8月25日(星期四)出伏,总共十天。
三伏天总共是多少天?
视情况而定。
三伏天是二十四节气之外的一个杂节气,并且三伏天的天数也是不固定的,可能是30天,也可能是40天,具体和中伏的天数有关,一般初伏的时间是固定10天,末伏也是固定10天,而中伏的不是固定的,可能是10天或20天。
中伏时间是由夏至到立秋之间共有几个庚日来决定的。如果夏至到立秋之间有四个庚日,则中伏为10天,如果夏至到立秋之间有五个庚日,则中伏为20天。

夏至不是入伏的开始,但是它是判断入伏的标志。民间俗语说夏至三庚入伏,意思是夏至来临的第三个庚日就开始入伏了。入伏指的是三伏天,这段时间是夏天最热的时候,包括初伏...[详细]
- 22-06-22 / 知识百科 / 阅读:204

夏至的习俗主要有:吃面、祭神祀祖、消夏避伏。 1、夏至吃面 在老北京民间,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,夏至这天,北京人多半选择吃面,有打卤面、炸酱面、牛肉面、鸡蛋面等,...[详细]
- 22-06-21 / 知识百科 / 阅读:133

夏至节气 从节气上说,夏至是夏天的一个高峰,一般夏天从立夏就开始了。 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开始,但是地表接收的太阳辐射热仍比地面反辐射放出的热量多,气温继续升...[详细]
- 22-06-21 / 知识百科 / 阅读:187

2022年夏至是2022年农历五月廿三,阳历时间6月21日,星期二,也就是明天。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,公元前七世纪,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,就确定了夏至,一...[详细]
- 22-06-20 / 知识百科 / 阅读:1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