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知识百科 >

2022年夏至是几月几日?知识百科

来源:本站整理 发表于:2022-06-20 13:46:45 阅读:
2022年夏至是2022年农历五月廿三,阳历时间6月21日,星期二,也就是明天。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,公元前七世纪,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,就确定了夏至,一般在公历6月21-22日交节。夏至这天,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,几乎直射北回归线,此时,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。
 

 
夏至有哪些习俗?
 
1、夏至吃面
 
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“冬至饺子夏至面”的说法,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,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,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。
 
2、祭神祀祖
 
夏至时值麦收,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、祭祀祖先之俗,以祈求消灾年丰。因此,夏至作为节日,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。夏至前后,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“过夏麦”,是古代“夏祭”活动的遗存。
 
3、食夏至饼
 
在古代,夏至的时候农家擀面为薄饼,烤熟,夹以青菜、豆荚、豆腐及肉类等,祭祖后食用,或分赠亲友,谓之“夏至饼”。夏至这天,古时还有食麦粽的习俗,而且也将麦粽作为礼物,互相馈赠。
 
4、消暑避伏
 
夏至日比较流行的习俗是女子之间互赠扇子、脂粉等物。《酉阳杂俎·礼异》里说:“夏至日,进扇及粉脂囊,皆有辞”。在古时,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“冬藏夏用”的冰“消夏避伏”,而且从周代始,历朝沿用,成为制度。
 
夏至节气气候特点有哪些?
 
1、降水量大:夏至节气期间降水量是非常大的,这个时候正是感夏到来的时候,所以在江南地区会多次出现暴雨天气,严重的时候还会有洪涝灾害;在江淮一带,还会有梅雨天气,空气变得非常潮湿阴冷,容易滋生霉菌、病菌;在北方地区,也会经常出现降雨,时不时地就有大雨、小雨或雷阵雨。
 
2、日照长:夏至节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日照长,夏至那一天,正是北半球一年中日照长度最头漫长的时候,夏至之后的一段时间内,也是昼长夜短的,每天我们接收到的光照都非常多,这和情况一直维持到秋天。</p><p>  
 
3、气温高:夏至节气到来的时候,气温是非常高的,虽然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,但也是一年中少有的高温阶段,很容易会导致人中暑的情况发生,所以当夏至出现的时候,我们就要及时地避暑。
 
夏至的风俗有哪些?
 
1.祭神祀祖
 
夏至时值麦收,自古就有夏至祭神祀祖之俗,以祈求消灾年丰。从周代开始,每逢夏至日,朝廷都以歌舞礼乐的方式,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。故《史记·封禅书》记载:“夏至日,祭地,皆用乐舞。”
 
2.食夏至面
 
自古以来,民间即有“冬至饺子夏至面”之说,民谚还曰:“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。”因夏至新麦已收,古人夏至吃面有尝新之意。夏至面的做法,不是平常所吃的热汤面,而是过水面,古时候从井中打来清凉的并水,手擀面煮熟后,直接捞入盛满清凉井水的盆中,待面拔凉,捞入碗中,再浇上事先做好的调料和小菜。古人炎热的夏天吃清凉的过水面,有提醒人们注意防暑降温之用意。另外,古代民间用细长的面条,比拟夏至白昼时间长,正如人们在过生日时也吃面一样。为的是取一个好彩头。
 
3.食夏至饼
 
在古代,夏至之时农家擀面为薄饼,烤熟,夹以青菜、豆荚、豆腐及肉类等,祭祖后食用,或分赠亲友,谓之“夏至饼”。夏至这天,古时还有食麦粽之俗,而且亦将麦粽作为礼物,互相馈赠。
 
4.夏至称人
 
在古代,夏至日称人,以验肥瘦,可求吉利,故古时夏至称人习俗,表达了古人祈求美好的强烈愿望。
 
5.给牛改善伙食
 
夏至这天,古时还有给牛改善伙食的习俗。古人会在夏至日煮麦仁汤喂牛,据说牛喝了身体壮,能干活,不流汗。
 
6.吃补食习俗
 
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进入伏天,此时天气炎热,人们食欲不振,开始消瘦,即“枯夏”。古时民间便开始偷闲消夏,注意饮食补养,古代官府也停止办公事。
 
7.吃馄饨
 
夏至这天,古代有早晨吃麦粥,中午吃馄饨习俗。有谚语说:“夏至馄饨冬至团,四季安康人团圆。”古人吃过馄饨之后,开始为孩童称体重,希望孩童健康成长,身强力壮。
 
8.互赠消夏之物
 
夏至日,古代妇女有互相赠送折扇、脂粉等什物之习俗。《酉阳杂俎·礼异》载:“夏至日,进扇及粉脂囊,皆有辞。”扇,借以生风。粉脂以之涂抹,散体热所生浊气,防生痱子。这些皆为古代常用消夏之物,古代妇女以此相互赠送,来消暑避伏。

    今年夏至三伏天最热的是哪一伏?

    今年夏至三伏天最热的是哪一伏?

    三伏天,属于自然生态科学范畴。三伏天的入伏,即头伏,是在小暑节气之后的第十天前后计算,立秋之前有两伏,秋后有一伏,合称三伏。由此可见,最热的天气,自然是二伏了。...[详细]

  • 22-07-06 / 知识百科 / 阅读:170

    夏至究竟是入伏的第一天吗?

    夏至究竟是入伏的第一天吗?

    夏至不是入伏的开始,但是它是判断入伏的标志。民间俗语说夏至三庚入伏,意思是夏至来临的第三个庚日就开始入伏了。入伏指的是三伏天,这段时间是夏天最热的时候,包括初伏...[详细]

  • 22-06-22 / 知识百科 / 阅读:204

    夏至节的风俗主要有哪些?

    夏至节的风俗主要有哪些?

    夏至的习俗主要有:吃面、祭神祀祖、消夏避伏。 1、夏至吃面 在老北京民间,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,夏至这天,北京人多半选择吃面,有打卤面、炸酱面、牛肉面、鸡蛋面等,...[详细]

  • 22-06-21 / 知识百科 / 阅读:133

    夏至是夏天的开始吗有什么说法?

    夏至是夏天的开始吗有什么说法?

    夏至节气 从节气上说,夏至是夏天的一个高峰,一般夏天从立夏就开始了。 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开始,但是地表接收的太阳辐射热仍比地面反辐射放出的热量多,气温继续升...[详细]

  • 22-06-21 / 知识百科 / 阅读:18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