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养鸡 > 乌鸡 >

乌鸡养殖周期是多久?乌鸡

来源:本站整理 发表于:2023-04-21 17:26:22 阅读:
乌鸡养殖周期大概在4-5个月的样子,但是会受到不同养殖方式、鸡苗苗龄等因素影响。在其第七周的时候可以进行适时育肥,增加蛋白质、粗饲料每天三四次,可以促进其长肉。
 

 
乌骨鸡饲养技术有哪些?
 
1、品种选择
 
乌骨鸡品种很多,当然不同的品种创造的价值会不同,一般按照市场需求和饲料难度来选择。比如白羽乌骨鸡市场很不错,养殖也比较方便,而且价格比其他乌骨鸡稍贵些,养殖的效益不错。
 
2、养殖条件
 
(1)养殖方式:乌骨鸡可散养、圈养和舍养,散养可以提高乌骨鸡的肉质,降低饲养成本,圈养和舍养的肉质没有散养的好,且价格比散养的便宜,所以现在很多养殖户会选择散养。
 
(2)生长环境要求:乌骨鸡抗寒、抗湿能力差,所以养殖时,尽量保持鸡舍干净、温暖,若有条件,可在鸡舍建一个砂浴,以促进乌骨鸡生长和发育。
 
3、饲养管理
 
(1)雏鸡饲养要求:雏鸡的体质非常弱,所以要加强光照、温度和饲喂,具体要求如下:
 
(1.1)光照要求:一般全天光照好,待长到1个月后就停止光照。
 
(1.2)室温要求:一般室温控制在30度以上好,待生长一两周后,再将室温调到28度左右。
 
(1.3)饲喂要求:尽量每天喂三次精料,饲喂时,可添加一些碎菜叶,以保证其营养充足,提高抵抗力。
 
(2)成年鸡饲养要求:雏鸡长大后,可将其放到林地或庭院中放养,然后每天定点投放些饲料即可,为了避免跑到其他地方,在周边用网围起来。到了产蛋期时,可减少饲喂量,直到产蛋后在增加饲料,以提高产蛋率。
 
(3)饲养密度:不同生长期的乌骨鸡,所需的生长空间都是不一样的,一般半月大的乌骨鸡每平米养40只左右,一个月大的乌骨鸡每平米养30只,成年鸡每平米一般养8只左右,这样不仅不浪费饲料,还可促进乌骨鸡生长。
 
(4)日常管理:乌骨鸡长成成年鸡后,要时刻保持养殖地干净,这样才能防止病害发生。此外,还要定期对其进行疫苗注射,以预防各类疾病。
 
乌骨鸡的养殖技术与管理方法有哪些?
 
1)适应性。乌鸡的生活习性基本与普通鸡相同,成鸡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,很少患病,但由于乌鸡原产于我国江南地区,幼雏弱小,幼体发育期要求较高的环境温度,比较其他家鸡个体生长发育慢。不过,经过多年来的选育和饲养管理技术的不断改进,乌鸡的育雏率、育成率和种鸡存活率均可达到90%以上。乌鸡耐热性较强,但对寒冷的潮湿环境适应性差,因此,科学饲养尤为重要。
 
(2)胆小怕惊,性情温顺。乌鸡胆小易惊,一旦受惊,即可影响生长发育和产蛋,尤其雏鸡,对外界反应极敏感,一旦受到噪声、杂声和其他特殊声响的刺激,就聚集到一起,相互拥挤踩压,易造成死亡。因此,应创造一个安静的饲养环境。
 
(3)群居性强。成年乌鸡比其他家鸡的合群性强,利用合群性,成年乌鸡可以放牧饲养,能较多地利用青绿饲料,并能降低饲养成本。但最好公母分群,大小分群饲养,有利于鸡群的饲养和管理,使鸡群生长发育均匀整齐。
 
(4)就巢性强。乌鸡具有很突出的“就巢性”(抱窝)。一般每产十几枚蛋即出现就巢行为,停止20-30天,每年产蛋较少。一般年产蛋80-90枚,所以,一般家庭养殖可采用母鸡进行自然孵化。一次可孵蛋20枚左右,大中型养殖场,通常采用人工孵化。
 
(5)杂食性。乌鸡采食力强,爱吃害虫、青菜、杂粮,一般玉米、稻谷、大麦、小麦、糠麸、青绿饲料均能采食,但在笼养或舍饲时应注意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供给,保证饲料营养价值全面,以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。

    现在乌鸡的养殖技术有哪些?

    现在乌鸡的养殖技术有哪些?

    乌鸡养殖技术包括:雏鸡管理、成鸡管理、饲养管理、卫生管理等。 1、雏鸡管理 乌鸡育雏时间相对较短,一般为期一个月。雏鸡破壳后的一天内即要开口进食,前面一周的饲料喂...[详细]

  • 20-08-28 / 乌鸡 / 阅读:2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