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龙虾是怎么兴起来的?
来源:本站整理 发布于 2022-04-17 18:28:00 作者:longxia 阅读()
小龙虾的消费以指数级增长,全国有10万创业者投身其中,2016 年第二季度小龙虾专门餐馆数量同比上涨 33%,这股浪潮就像小龙虾鲜艳欲滴的颜色一样红透中国。
小龙虾,学名克氏原螯虾,原产于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。1930 年代,小龙虾由日本人引入中国,在南京周边地区逐渐繁衍开来。当时仅被作为宠物的饵料放养,由于社会环境还处于解决温饱的阶段,壳多肉少的小龙虾并没有什么人喜欢食用。
而随着时代与环境的变化,小龙虾的美味天赋被更多人挖掘喜爱,尤其是以下6位关键人物对小龙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第一位:许建忠——中国小龙虾创业的第一人
创新:十三香小龙虾
从水煮虾到“十三香小龙虾”,再到“中国龙年盱眙龙虾节”,短短7年的时间,“盱眙龙虾”的品牌打响了,消费者市场需求也被急速扩大,小龙虾的消费特性开始显现。
第二位:刘主权——工业化时代新思维
创新:虾稻连作模式
中国的早期小龙虾竞争史,是江苏盱眙和湖北潜江两个地方交错式的创新较量而不断升级的。盱眙的领先在于口味和营销的创新,而潜江的领先,在于将小龙虾正式带入了工业化时代。
最初的小龙虾属于田园牧歌式的作业方式,产量相当低,2000 年,潜江农民刘主权第一个想到了将小龙虾放在水稻田里饲养:夏季钻洞种稻,农闲繁育收获。这个著名 “虾稻连作模式”自推广以来,为成千上百的农民带来了更多的收益。
第三位:郑玉林——欧美市场“先行者”
创新:“莱克制造”
2003 年以前,江苏小龙虾出口连续 13 年位居中国首位;从 2004 年开始,湖北小龙虾出口超过了江苏,此后这个出口冠军的头衔一直戴到今天。
决定性的原因,第一是稻虾连作模式的推广,第二是郑玉林。
郑玉林,潜江莱克水产老板。在今天的欧美市场,每 3 只小龙虾就有 2 只来自潜江,其中至少有1只是 “莱克制造”。郑玉林的成功,在于和新加坡商人陈建达建立了合作关系,而后者垄断了全球 80% 小龙虾市场的供货渠道。
郑玉林所从事的,其实是中国最典型的代工制造模式,接单、生产、交货,技术很简单,竞争力在于成本,而经由他引进的渠道和需求,又反过来大大的刺激了潜江农民的养虾积极性。
小龙虾的来历起源?
小龙虾原产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,1918年,日本从美国引进小龙虾作为饲养牛蛙的饵料。有资料显示,中国过去并不出产小龙虾,小龙虾的来历要追溯到二战时期,对日本国内随处可见的克氏螯虾(小龙虾的前身),经过一系列的基因改造,克氏螯虾被成批运到日军驻地,担任起水体清洁的工作。改良后的克氏螯虾表现出比起前辈更出色的适应高腐败水体的能力,更强的繁殖能力,尤其是适应矿物性毒化水体的能力更是出色,日方解密档案表明:高营养化,低氧水体中的肺吸虫病和黑鳃病,克氏螯虾几乎终身携带,但是死亡率接近于正常值。二战期间,小龙虾从日本传入我国,现已成为我国淡水虾类中的重要资源,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各省市。
小龙虾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,占总体的16%—20%左右,脂肪含量不到0·2%,虾肉内锌、碘、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要高于其它食品。不过小龙虾的有一项很重要的营养可能很多人都忽视了,那就是虾青素,主要存在于虾头的虾黄和虾壳上的红色物质,大多数的烹调方法可能都损失掉了,因为虾青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,因此也容易被氧化掉。另外,小龙虾还可以入药,能化痰止咳,促进手术后的伤口生肌愈合。
中国以前有小龙虾吗?
其实中国有四种原生态的正宗小龙虾,它们是东北黑螯虾、南京黑螯虾、史氏拟螯虾和朝鲜黑螯虾。除此之外,还有两种“外来和尚”,原产美国的克氏原螯虾和原产大洋洲的红螯螯虾,只不过克氏原螯虾技高一筹,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,成为最著名的小龙虾。
现在食用的小龙虾是在二战期间小龙虾由日本传入中国,开始在江苏省南京市以及郊县繁衍,经过长时间的扩展,种群数量不断增加,生存空间不断扩展,目前小龙虾已扩展至安徽、上海、江苏、香港、台湾等地,形成数量庞大的自然种群,成为我国淡水虾类中的重要资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