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鳅的养殖周期一般是5~6个月。泥鳅的生长速度较快,当年孵化的鱼苗在人工养殖条件下5~6个月即可达到商品规格,事实上除了种苗外很少养殖1年以上,原因是从第二年起泥鳅的生长速度要慢得多,大多数养殖场都是养5~6个月,这样一年可以养两季。
泥鳅黄鳝可以一起养吗?
泥鳅黄鳝可以一起养。泥鳅喜欢在水的中下层和底层活动,多以浮游生物、水生昆虫为食,还能以黄鳝剩余的残饵为食;而黄鳝喜欢在水的中上层活动,以一些软体动物(如蚯蚓、黄粉、蝇蛆和一些游虫)为食。
这样混养无需为泥鳅喂更多的饵料,不仅减少了饲料的损失和浪费,还避免了水质恶化。
养泥鳅用什么土质较好?
生产实践表明,用黏质土(呈中性或弱酸性)养殖的泥鳅品质较好,在黏质土中生长的泥鳅,其身体为黄色,含有的脂肪较多,骨骼软嫩,味道鲜美。
在沙质土中生长的泥鳅,其身体的颜色一般为乌黑色,脂肪相对较少,骨骼较硬,口感也比较差。
如果需要在沙质土质的池塘内养殖泥鳅,建议在放养前施入大量的粪肥来改善底质,为泥鳅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。
泥鳅怎样养才能长得快?
1、饲养池建造
选择光照良好,温暖通风,交通便利,水源充足,进排水方便,3公里内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饲养池。养鳅池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黏质土壤。
2、清池消毒
鳅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。留池水10厘米深,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泼洒。
3、苗种放养
鳅种放养前用3%的食盐水浸浴消毒10分钟。选择晴天中午每平方米放体长3到4厘米的鳅种50~60尾。
4、饲料投喂
泥鳅食性杂,水中的小动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它喜欢的食物。人工饲养还应投喂蛆虫、蚯蚓、小杂鱼肉、蚌肉、鱼粉、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及麦麸、米糠、豆渣、饼粕等植物性饲料。
5、水质管理
泥鳅放养后,根据水质肥瘦情况适时追肥,培养浮游生物,使水体始终处于活、爽的状态。水温达到30℃时,及时更换新水,并增加深度,以降低水温,防止浮头。越冬季节,12月至次年2月可不投喂,只需增加池水深度,在池角放入猪牛粪,以提高水温,确保泥鳅安全越冬。
6、日常管理
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,检查泥鳅的活动、吃食、病害等情况,同时,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,泥鳅有无逃逸现象,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残留饲料,做好日常记录。

放养泥鳅水花的水位应该保持在100-150cm,同时还应该池底加入一定量的淤泥,淤泥的深度需要在10-15cm之间。在放养之前还需要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,从而保证泥鳅后期的生...[详细]
- 20-09-24 / 泥鳅养殖技术 / 阅读:416